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太欣新材料科技,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审计工作注入源头活水,有效提升了工作质效。在审计队伍中,总有一些先行者求思求变,努力运用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他们于2024年12月被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
宋培忠,是梁山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19年,作为县委“笔杆子”“智囊”的他来到县审计局就职,几年来,他率先垂范,带领全局励精图治、担当作为,实现了全县审计工作一个又一个突破。
2022年6月,梁山县审计局启动全县教体系统相关政策落实及财政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这是梁山县首次系统性实施教育行业审计。为做足准备,宋培忠实行扁平化管理,组建研究团队吃透政策、摸清实情、掌握底数。他们收集了各层级事关财政资金、学前教育、教育改革等方面政策109项,详细梳理出教师培训、食堂管理、工程建设等20多个模块的158项审计事项。宋培忠抽调8人组成审计组,先行选择一个学校进行审计,验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进一步查缺补漏、定实举措。审计工作渐渐有了眉目,宋培忠领着大家继续“合并同类项”,确定了教育政策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7类19项重点审计事项。他们对县直属学校应审尽审,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基层学校实行审计全覆盖,重点涉及48个学校。同时,他还带领大家多次协调县委巡察机构,促成审计同教育行业专项巡察实现贯通衔接、同频共振,借县委巡察和纪检监察的优势资源,助力审计查准查深查透。最终,历时4个多月,该局查出收费管理、学校食堂监管、工程项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移送破坏教育公平、侵害学生利益等领域案件线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成为济宁市“十大改革创新引领项目”。
近年来,梁山县大力改善提升城乡面貌。针对政府投资质量和效益,宋培忠带领大家把社会焦点转化为监督重点,将审计触角延伸至投资项目。2022年太欣新材料科技,他领衔调研组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十个环节系统剖析了项目建设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坚持靶向治理,论证提出了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十条建议,涉及城市建设、水利交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在审计建议下,梁山县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梁山县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等制度14项,对工程变更、建设控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作出具体规定。
随着投资项目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宋培忠大胆开展投资审计转型探索与应用研究,推动县政府出台《梁山县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让审计人员从工程管理、结算中跳出来,回归监督本位。该做法入选山东省审计系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在全省研究型审计工作推进会上获得示范推广。
胡施扬,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审计局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她扎根审计14年,始终秉持审计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近五年来,由胡施扬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的项目共12个,撰写专报33份,均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通过审计整改,挽回大量经济损失,推动相关单位出台制度49项。她参与的项目有4个分别获评2022年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2021年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2023年湖南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2020年长沙市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胡施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她担任审计组长或主审的项目多次获审计署、湖南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方法、AO实例、计算机审计成果优秀奖。2020年4月,在全区财政相关资金审计过程中,面对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胡施扬深刻认识到,再按传统的“就账看账、查阅财务凭证”的审计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根本完不成任务,必须转变思维,向大数据要效率。她带领审计组积极探索新的审计方式,从“主要依靠现场核查”向“大数据分析为主、现场核查为辅”转变,通过编辑计算机语句,将数据进行筛查比对,找出审计疑点。通过落实疑点,查实相关问题,移送案件线起,有效发挥了信息化手段快速筛查、精准发现疑点的优势,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太欣新材料科技。
胡施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审计常用法律法规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类的书籍中很多法规并不适用本地区,而且规范性文件更新很快,很多法规早已失效。2023年6月,胡施扬牵头组织建立了由局内干部自主开发的天心区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平台,通过与全区各职能部门对接,形成了充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的审计数据库及审计常用法规库,并针对该平台如何使用组织全局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该平台有效实现了大数据筛查、审计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法规便捷查询、审计项目进度时序跟踪等功能,极大提升了审计工作效率。
李从云,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内部审计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近五年来,他主审的项目有6个获得表彰,其中储备粮审计项目获得审计署、湖北省审计厅、武汉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他多次荣获“最佳主审”“守护国家安全典型”“业务能手”“优秀员”等各项荣誉。
2020年,李从云带领全局审计干部推进审计改革创新,推动开发智慧审计大数据平台,推荐引入“搜索引擎式的数据分析方法”,降低了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分析门槛。在他的主导下,江夏区建立了财政数据信息化平台。他连续四年利用大数据分析方式开展全区一级、二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并对重要疑点进行调查核实,发现相关单位(部门)账户结存大量资金,最终督促区财政局收缴公共资金,并将账户纳入财政监管。2021年,他带领审计人员对全区70个一级预算单位上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审计,实现全过程全链条数据综合分析。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他编写近10个数据分析模块,为被审计单位精准“画像”。
为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新要求,李从云积极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审计监督新路子,努力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审计“一张图”等现代化审计知识,广泛应用新技术手段有效扫除监督盲区。2023年,在收储公司丰收粮站审计中,他组织数据组和业务组聚焦审计重点,共同研讨审计思路,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他带领数据组根据审计思路搭建数据模型,开展电子数据标准化采集、整理和数据分析,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快速锁定疑点。根据储备粮审计项目数据范围广、类型复杂,且多为手工账目、数据核查工作量大等特点,他对基础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建立数据库,筛查数据疑点。对照储备粮管理制度中有数据指标的规定进行核查,将购销数据与客户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问题,最终查出了相关人员骗取财政资金的重大问题。该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网站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