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与首套房一致。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统一最高贷款限额为: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50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
二、二孩及以上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在济南市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按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限额上浮25%。
三、购买高品质住宅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按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限额上浮20%。高品质住宅以住建部门认定为准。
四、生育支持政策、“青春聚济,筑梦泉城”政策和高品质住宅政策等按贷款额度就高原则,不重复享受。
一是提高购买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限额太欣新材料科技。统一购买首套房与二套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双缴存职工家庭最高可贷额度为80万元,单缴存职工家庭最高可贷额度为50万元。
二是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拓宽至二套房。青岛市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或二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均可上浮20%。
三是实施高品质住宅、绿色建筑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根据住建部门出具的认定意见,职工购买青岛市新建高品质住宅或达到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等级的新建商品住宅,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20%。
同时,贷款额度在满足青岛市规定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的前提下,贷款额度上浮政策可叠加使用,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15万元。
上调淄博市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在淄博市购买首套和二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上限保持一致。夫妻双方均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含合力贷款),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由50万元提高至80万元;仅一方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仍为60万元,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由4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多子女家庭购房或购买装配式住宅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继续执行最高额度上浮20%的优惠政策。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一、在枣庄市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职工家庭夫妻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50万元提高到80万元,职工单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二、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多子女职工家庭,在枣庄市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
四、多子女职工家庭、装配式住宅、高品质住宅贷款额度上浮优惠政策不叠加执行。
六、本次政策调整不涉及商转公贷款,其他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条件仍按照原规定执行。
一、调整贷款额度。职工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且无住房公积金贷款记录的,贷款额度由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30万元调整为40万元,两人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50万元调整为60万元。
二、调整贷款额度计算系数。贷款额度计算公式由月缴存额×剩余工作月数的1.5倍调整为2倍。
三、调整租房提取额度和方式。租住商品住房定额提取的,职工和配偶合计提取额度由1300元/月调整为1500元/月,年内可一次性或按月多次提取。
(二)购买新建装配式住宅、被动式超低能耗自住住宅(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高品质住宅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90万元。
(三)高层次人才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0万元;申请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统一为80万元。
(四)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二孩和三孩家庭,太欣新材料科技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0万元。
2.在潍坊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100万元太欣新材料科技。
3.符合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潍坊市首次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160万元。
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或二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100万元。
同时符合以上两种情形的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取最高限额,不做累加。
(一)多子女家庭是指养育两个及以上子女(包括成年子女和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有离异婚史的,以抚养权核定子女数量。
《关于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自2024年3月25日执行。泰安市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在本市购买首套或二套普通自住住房,借款人夫妻双方均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贷款条件的,最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为80万元;借款人单身(含离异、丧偶)或夫妻仅一方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贷款条件的,最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为50万元。
同时,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贷款额度。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多子女家庭,借款人夫妻双方均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贷款条件的,最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为100万元;借款人单身(含离异、丧偶)或夫妻仅一方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贷款条件的,最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为70万元。
这次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后,购买首套、购买二套自住住房的,申请人和配偶均符合申贷条件的双职工家庭,最高可以申请80万元贷款;申请人本人符合申贷条件的单职工家庭,最高可以申请50万元贷款。
提高多孩家庭贷款额度。有未成年子女的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自住住房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10万元。
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由5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40万元。首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为20%,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降为30%。在聊城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多子女家庭,购买聊城市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满足首付款比例要求的前提下,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0%。
一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缴存职工及配偶双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80万元;单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60万元。首套和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保持一致。
二是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缴存职工及配偶双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00万元,单方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80万元。
三是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住宅、高品质住宅,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高品质住宅以住建部门认定为准。
四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计算倍数。可贷额度为缴存职工及配偶双方的住房公积金正常缴存余额的20倍。
五是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条件。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条件调整为“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
六是优化商业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申办条件。本市缴存职工及配偶从未办理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或者首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已结清的,可申请办理商转公业务。不再规定“借款申请人应为2017年1月1日后办理商业住房贷款的借款人,且借款申请人及配偶未办理过公积金贷款”的条件。
第(一)至(三)项为阶段性支持政策,有效期至2025年3月31日。同时适用多子女家庭、装配式住宅、高品质住宅、青年人才政策等多项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政策的,不叠加计算,以其中最高的贷款额度为准。
1、在滨州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职工夫妻双方正常缴存,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贷款职工单方正常缴存,最高贷款额度由40万元提高至50万元。首套、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保持一致。
2、贷款职工为多子女家庭的,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贷款职工购买高品质住宅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高品质住宅以住建部门认定为准。
3、同时适用多子女家庭、高品质住宅、高层次人才等贷款额度支持政策两项以上的,最高贷款额度不叠加计算,以其适用政策中最高的贷款额度为准。
一、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一方缴纳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为60万元,夫妻双方缴纳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为70万元。
二、购买德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高品质住宅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原有最高贷款额度的基础上增加10万元。
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在德州市行政区域内购买自住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原有最高贷款额度的基础上增加10万元。
四、太欣新材料科技多子女家庭购买自住住房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原有最高贷款额度的基础上增加15万元。
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职工购买高品质住宅的,贷款额度上限在原有基础上上浮10万元,即单职工贷款额度最高上限60万元,双职工贷款额度最高上限90万元。
多子女家庭购买高品质住宅的,可以同时享受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政策。叠加后,单缴存职工二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70万元、三孩及以上家庭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双职工二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100万元、三孩及以上家庭最高贷款额度110万元。
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有未成年子女的多子女家庭购买自住住房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10万元:夫妻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单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
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员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住宅的,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夫妻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72万元;单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48万元。
适用多子女家庭、高层次人才、购买装配式住宅等多项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政策的,以其中最高的贷款额度为准。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过去三年山东拒付或追回医保基金31.8亿元
山东今年第二批“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发布
5月1日到10月7日,山东省534家公共文化场馆将延长免费开放时间到晚7点
名单来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山东这些集体、个人上榜
十七十八天宫握手!——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第四次“太空会师”顺利完成
行走先行区,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个个全国第一背后,山东的“秘籍”藏在细节里
数说山东:“新三样”出口增长90.2%!数字看山东经济的“稳”与“新”
山东五一旅游热度不减 青岛上榜十大入境游热门城市 淄博烟台酒店预订增速最快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聚焦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春到齐鲁 万象“耕”新
继中国黄金之后,山东黄金也出现“消失的黄金”?涉事加盟商北京紫金珠宝曾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山东到2025年将建成一批近零碳城市、园区和社区,推动区域发展从低碳到近零碳、零碳的转变
农业农村部、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今年4月1日至7月31日,黄河流域休渔禁渔
2024房地产行业展望|“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国务院部署房地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