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教育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规则》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健全法治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严格落实法治建设年报告制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任务落实落细,及时调整优化市教育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期限,确保了“组织、人员、责任、措施、时限”五到位,做到领导有力、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统筹安排部署。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落实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明确要求,准确把握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战略地位,细化分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以身作则,安排部署本年度法治建设相关工作,自觉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各科室按照责任清单主动认领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不定期听取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落地。三是提升法治素养。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法治学习常态化,进一步健全全体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法治在线、今日说法等平台、党纪学习教育以及党组会、局务会针对中央、省市各类批示指示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学习,机关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依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能职责要求,合理划分、严格界定行政决策权,切实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完善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进一步优化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职权行为。全面实行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制度、执法过程监督制度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制度。我局持有执法证执法人员11名,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落实省、三明“小学入学一件事”,建立“永安市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系统”,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招生服务优化工作,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四是深入开展各类型专项治理及检查。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指导。今年以来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科技、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民办园、校外培训、食品卫生、校园安全综治、财务专项等行政执法检查28次,未发生行政处罚案件。
(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一是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通过永安市人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栏、公告等平台,将机构设置、权力责任清单、财务预决算、政策解读、教师招聘、招生等政务信息全部依法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发布政务信息148条。二是规范创新行政服务方式。结合我局实际编制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并通过永安教育信息中心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进一步推进政务运行全过程公开透明,做好政策解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我局政务服务效能,进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平台录入25项,全网通办率达100%。2024年以来共办理政务咨询及审批390件,其中教师资格认定245件,延缓入学或休学审批122件,民办园(机构)审批15件,学历变更8件米乐m6。四是完善行政调解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加大对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调解工作的重视,选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今年以来受理三明12345便民服务平台344件,信访件2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有力维护了教育系统稳定。
(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市各校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校本教材、课堂教学等载体深挖法治教育资源,努力向各不同学段学生渗透法治观念,切实做到教材、师资、课时“三落实”,不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以“进校园”的方式每学期开展1至2次“以案说法”法治教育,局党组和各中小学党支部每年要开展学法专题讲座2次以上,干部学法讲座2次以上。二是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全市各校积极探索以法治教育统筹、整合各种专题教育的形式与途径,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在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宪法、未成年人保护、禁毒教育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送法进校园”活动1次,制作展板30余块,横幅40余条,法治班会8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累计达4万余人次。参加2024年三明市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市级遴选活动演讲比赛4人次获奖,永安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永安三中高中校苏若男同学参加省级遴选比赛,并获二等奖。三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全市各学校结合实际,积极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法治氛围。全市各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在校园文化墙、走廊、电子屏、橱窗、展板、会场、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均设立蕴含法治内容的宣传标识,今年协调市司法局更新巴小法治走廊;在学校阅览室有法律、法规图书,台账中有法治案例资料和相关活动照片,课件中有法治教育内容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特色、有亮点,使师生在校园中能处处感受到法治氛围。四是强化涉校风险的排查化解。摸排各类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努力推动化解;完善校园周边预警,加强研判处置。在城区初中校设警校联合工作室,护学岗全覆盖,对50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分为“A”“B”类管控,实行“八挂一”挂钩帮教,对25名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投入36万元改造提升12所学校周边及内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成校园专职保安员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100%达标任务,确保了校园和谐稳定。五是明确预防校园欺凌职责。保证学生在受到欺凌时有人找、有人护,构筑各校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防火墙”,并定期开展中学升学心理预警。米乐m6登录入口目前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覆盖率达100%,配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68名。
我局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有部分工作有待改进和提高:一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业务科室,执法经验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米乐m6登录入口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依法行政合力不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面对民办幼儿园办园不规范、校外违法违规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行为、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等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2025年,我局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教育力度和督查力度,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法治学习,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教育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的重要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学习,把宪法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法治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习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教育系统的廉洁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分层分类强化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严格依法治教,巩固制度成果。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巩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工作落实。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充分利用资源,联合开展法治副校长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
(四)持续法治宣传,创新普法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舆论氛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普法实践活动,让师生走出课堂,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法兴趣,提高用法能力。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米乐m6,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