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华社《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综合运用3D特效、动画模拟、虚拟演播室、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米乐m6,打开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
2017年9月,《国家相册》一周年之际,主创团队挑选不同的主题在新华社一层大厅进行展览。图/本刊记者 潘树琼 摄
照片是历史和文化的静态记录,一般沉睡在相册或电子档案里。然而,当静止的历史照片和跃动的网络技术通过《国家相册》产生关联,一档充满着珍贵历史画面的栏目就此诞生。
2016年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一档由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纪录片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在网络悄然走红,这是一档融合了“照片、故事、特效”三大因素的栏目,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自1892年以来的一千多万张珍贵照片,聚焦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综合运用3D特效、动画模拟、虚拟演播室、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打开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
“《国家相册》栏目依托的根基在我们脚下,”新华社领衔编辑、《国家相册》讲述人陈小波用手指了指地板,“地板下面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了1000多万张照片,经典图片是我们的核心产品,也是中国历史的真实记录。”自新华社摄影部成立以来,新华社的摄影记者没有一天停止过记录这个国家,陈小波作为新华社领衔编辑,自1983年大学毕业进入新华社以来,一直从事着图片编辑的工作。
对于这档栏目来说,5分钟左右的视频能容纳的照片最多不超过50张,如何“优中选优”是陈小波一直考虑的问题。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照片遴选标准:首先是社会性,照片要写满历史的痕迹;其次是诗性,照片是一种艺术行为,要具备美感;最后是情感性,好的照片一定具备充沛的情感力量。“如果一张照片美轮美奂,但和社会的发展毫无关系,我不选。如果一张记录了某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照片本身不够好,我也不选。我希望用专业的判断去呈现最能再现历史、最打动人的作品。”陈小波说。
事实上,按照新华社的照片储存量,每个题材做半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微传播,栏目组采取了最大的节制和克制,让网友在最可能接受的时间段里感受历史的熏陶。
档案馆收藏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时代大发展的一个切面,具备文献性和历史性。当这些照片被还原到历史脉络中去,照片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便再次浮现。“靠这些照片,也还不足以支撑这档栏目,《国家相册》的独特之处在于照片之外所蕴藏的家国情怀的故事。”《国家相册》执行导演郝方甲认为,这档节目的目的是希望人们通过个人故事看到国家故事,通过家庭相册看到国家相册。
谈起照片和栏目背后的故事,郝方甲如数家珍,但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冰川和扫盲的故事。在《冰川的奥秘》中有一张现代人看来颇为“荒唐”的照片:1958年,中国科学家在祁连山腹地自主发现了第一条冰川,然而他们第一次与冰川的亲密接触竟然是为了融化冰川米乐m6,“向冰山雪海要水要粮”,科学家们在冰面上铺洒煤粉,调飞机轰炸冰川。在那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年代,连绵的冰川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桶水。“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你就不会理解这些鲁莽之举的背后藏着什么玄机。”郝方甲解释道。
而在《一个不能少》这期节目中,也出现了一张“奇怪”的照片:1952年全军运动会赛跑现场,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不起跑,却在起跑线上蹲着写字。原来,那个年代很多运动员都是“文盲”,所以采取“起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完谁先跑”的运动规则。陈小波对此评价道:“这种文化普及方式堪称世界奇观。”
在这档栏目中,每期出现的诸如“讲述人走进历史画面”“运动员起跑”“少先队员敬礼”等技术特效也让人印象深刻。绑定骨骼、抠像、输出序列、视频、合成特效……这是后期统筹曹晓丽正在制作的特效。这档栏目里,制作最简单的特效也要两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需要四个小时。
而在郝方甲看来,《国家相册》的实现技术不复杂,特效门槛并不高,且具备可模仿性。“但难以模仿的是精神的部分,策划、情怀以及故事的选择。”在他们心中,照片、故事和特效,三者不能割裂来看,必须配合在一起,才会产生化学反应。
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照片有机会与民众见面,“国家相册”的创新探索令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闻一多之孙闻丹青感触很深:“节目讲人情事理、讲人性故事,入情入理,生动感人。活用图片又不拘泥于图片,音频、视频全媒体呈现,这样的影像让年轻人看到也非常感动。”
《国家相册》自推出后,已经获得数亿次的传播。在这之前米乐m6,陈小波不敢想象这些古老的照片能达到这么大的传播量。作为一名工作三十余年的图片编辑,陈小波编辑的栏目中呈现过很多照片,但图片的收看率基本是“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人次”。很多图片发稿后也不会再有人去翻动它们。“但现在《国家相册》已经有十几亿的收看率,这就适应了新的传媒发展形势。”陈小波激动地说道,当经典的照片、准确的文字、确凿的事实、恰当的配乐、精致的后期和大历史结合起来,它就变成了一种新现象,网络让这个栏目复活了。
更有甚者,有很多学校把这档栏目当做历史教材,“我们的初衷达到了,在这个纷乱的社会里,让大家通过这档栏目与历史产生勾连。”通过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以及相关微信集群和微博集群,栏目勾连起了诸多网友的记忆,完全打破了栏目组最初“国家相册是不是做给阿姨和老年人看的栏目”这一预想。“只要网友看过后产生了感动,对那段历史有一点点唤起,我们就成功了。”陈小波兴奋地说道,甚至有国外记者通过网络看到视频后,表示要通过这些照片重新了解中国的历史。
“我在看《车铃响叮当》这期节目的网友评论时,被网友的留言深深打动。”郝方甲做节目时没哭,看网友留言时却哭了。自行车曾经像开闸泄水一样奔腾出去的景象深深印刻在几代中国人的脑海中,所以,当网友看到那期节目时,一下就想起来自己跟自行车的故事,很多网友谈到了自己当年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感受,勾起了他们对自行车的集体记忆。
除了每个星期带网友到“历史深处走一遭”,《国家相册》还充分吸纳群众和网友的力量。前30期每期的片头片尾各15秒,有用户留言反映15秒过长。所以栏目组从第31期开始,把片头片尾时长控制在3秒钟。
这种“集中网友力量办大事”的精神更体现在创作团队身份角色的特殊性上。迄今为止,共有300余人参与过这档栏目的生产和制作。用《国家相册》制片人何平的话说,“草台班子也能走到现在。”新华社作为传统的国家通讯社,在融合发展前主创团队都是传统采编人员上的一环。在郝方甲看来,这档栏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给了新华社很多记者一个新的可能性,这里没有记者,有的是导演、编剧、制片人。《国家相册》盘活了新华社沉睡了很久的一批历史老照片,通过勾连历史和现在,发挥出了传统采编人员过去没有用到的80%的能量。
全国三教办副主任、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给“国家相册”点赞:“这是微视频方面的新兴栏目,是融媒体方面的创新作品。”他希望,栏目能更加贴近时代主题、靠近时代脉搏、亲近时代声音,切实提高作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人民群众呼声、传导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重要品牌,让更多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知道中国历史被完整地记录下来。米乐m6登录入口米乐m6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