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新接手了一个高一班级的语文课,随着与学生的逐渐磨合,慢慢也了解了,这个班上至少有5名学生不听课、不写作业,混一天算一天,在他们的影响下,班级管理也面临极大的压力。
班主任、任课老师采取了很多措施,效果却很差。找学生谈心,道理学生都心知肚明,知道父母为他们付出很多,也知道自己应该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学校、老师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惩罚米乐m6,他们也都习以为常了,罚写检查、找家长、通报批评,就这“几招”,他们从小学到初中经历得多了,对这些惩罚早已麻木了。久而久之,很多老师便心灰意冷,自觉不自觉地就放弃了这些学生,有的干脆直接告诉学生:不学习不要紧,不要添乱就行。事实上,很多学生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十七八岁的年龄,精力充沛,不学习,势必会把精力用在其他地方,惹祸捣乱也就在所难免。
在放弃的态度下,很多老师不能敏锐地观察到这些学生的内心活动,认为这些学生都是“无心”的,每天混日子混得很开心。其实,这些老师并不了解,这些孩子也是有烦恼和忧愁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甚至有他们无以言说的痛苦。
“每一个落后、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是严重的人间悲剧。”同时还不应忘记,“如果一个班级里,有两三个对什么事都无所谓、丧失了信心的学生,那么教师对这个班集体的教育影响实际上就大为削弱了……”(苏霍姆林斯基)因此,教师不应该放弃那些难以教育的学生。正如有人提出的观点:医生是在解决疑难杂症中提高医术的,教师是在教育难以教育的学生中提高教育艺术的。对难以教育的学生,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的方式加以教育引导。
我曾经就是抱有这种观念的老师,认为不应该放弃每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学业较为困难的孩子。我曾经天真地认为,学生之所以难教育,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学习成绩差,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致自暴自弃。因此,做老师的在讲清道理的同时,要从他们喜爱的学科入手,耐心教导,他们每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打破他们的自暴自弃。即使成效不明显,也要使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进行量的积累,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当然,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但老师不应该放弃,要始终对学生寄予厚望,并及时帮助学生找到“最近发展区”,使他们感到并不低人一等,使他们体会到掌握知识、收获成长的快乐,让学生在不断超越自我中收获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与我有同样观念的同事也取得过一些成就:学生小Z中考成绩是班里的后几名,教他生物的老师却发现,这个学生对生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喜好,便以生物作为小Z的突破口,生物学科成绩的提升让他有了自信,自信心迁移让他的其他学科成绩也有了提升,最终考到了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米乐m6,后来成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
但这种后进生逆袭的神话并不普遍,甚至只是个例。不久我就意识到,不管怎么说,我们当前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都还有一定的选拔性,作为教师,我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耐心慢慢等待那些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孩子,静待他们花开,但现实却不会等,高中三年是很短暂的,对于高中阶段要达到的水平,这些孩子似乎永远都跟不上正常的步伐,那些经过辛苦努力终于达成了的“最近发展区”,那些独属于他们个人的小小进步,都会被一步紧似一步的高中学业进度和水平要求所粉碎,都会被其他优秀孩子或正常孩子的成绩所“藐视”,变得不值一提,这些孩子在努力过后,放眼一看周围,往往就会陷入一种更加无法自拔的“挫败感”中。
作为教师,我的“挫败感”也不比他们弱,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许多老教师很早就明白的道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当前我们多数人定义的这种学习。这种学习对一个孩子的天赋和自律有一定的要求,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有些心灵手巧,有些太过好动,有些还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特长,但都不太适合坐在教室里从早到晚不断记忆、分析、总结、归纳,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不适合当下的这种学习。这样的孩子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勉强完成了12年的基础教育,经历了高考,他们会备受打击,会带着强烈的自卑感走向社会。
于是,我又退一步想,12年的基础教育即使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但至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如果让这些孩子长期存在一种“挫败感”,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对于那些努力过后也难见起色的孩子,要保住他们的自信和勇闯未来的勇气、锐气,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理解和信任他们。要意识到这些孩子并不是“无心”的,由于他们生活得并不如意,找不到存在感,因而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和学校的环境,这些学生对教师、同学、父母多少都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不相信别人对他的真心实意。教师在对待他们时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不能因为他们考试成绩高一点、作业做得好一点,就认为是抄来的,用不信任的目光看学生;不要为他们做好事而感到吃惊;不能因为学习上的失败,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和智力。同时,教师还要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领域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就容易触动他们心灵,就会创造出教育契机。“要让学生感受并领会到人们信任他,希望他好,只有信任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感,才能有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当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时,有了自尊感,自信心就会逐步建立起来。
其次,既然这些孩子坐到了自己的班上,被囿于一条他们不适合的以学习为主的“赛道”上,我们改变不了这个前提,做教师的就要把其他“赛道”展示出来,告诉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世界要比学校这座象牙塔宽广很多。作文课上我给学生读了一篇《每一棵小草都会开花》的文章:一个有些耳聋的孩子,学习不好,甚至被别人当成残疾,但他做的手工活灵活现,获了奖,赢得了掌声。我告诉学生,只要不自暴自弃,每一棵小草都能开花,并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或写一篇作文……
再次,我们要创造多元评价的环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强调人品的价值,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小D,读书成绩很一般,但班主任发现,这个学生品质好、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很活跃。班主任让他担任班干部,让他为老师排忧解难,做老师的好帮手,小D的自我价值感提升了,虽然最后没能考入大学,但他在这段时间持续成长、进步,让他收获了自信。进入社会后,他受到过很多挫折,但从未对自己失去信心,经过20多年的摸索、打拼,他建起的搅拌厂已成为当地最大的一家工厂,最后还当选了省人大代表。小D的故事也成了我们给孩子展示宽广世界的好例子:一个人只要勤劳、善良,人品好,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未来安身立命是不难的,这也应该是孩子自信的源泉之一。
当然,教师如果有能力的话,还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这要求教师和家长有一双慧眼……
对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不可以放弃他们内心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要保护他们的锐气和自信,只有这样,他们即使学业上没有很好的成就,也能有充满希望的未来。米乐m6登录入口米乐m6登录入口米乐m6登录入口